南翔小笼包 南翔小笼包的特点
▼
南翔是上海市四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逾千年的历史,使得南翔历来都是行政区划的“重镇”。上海地区习惯将包子称为馒头,南翔小笼原名就是南翔大肉馒头。
清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南翔镇古猗园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对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他用不发酵的精面粉为皮,猪腿精肉手工剁成的馅料加上肉皮冻制作而成。
1958年,古猗园重新恢复经营南翔小笼,第五代传人封荣泉改良制作工艺,使南翔小笼重回普通百姓餐桌。
在晚清,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如女皇一般,闲暇时她喜欢品尝各种美味。
一个冬日,她偶感风寒,胃口不佳,御膳房送的山珍海味,她一点也不想吃。急得公公团团转,心想:这怎么办呢?他眼珠一转,突然记起有位大臣刚从上海带回了南翔小笼包孝敬自己,就决定借花献佛。
不一会儿,他把热腾腾的南翔小笼包端到体和殿,讨好地说:“老佛爷,奴才专门请人为您找来了比‘小窝头’更好吃的面食。”慈禧太后端详着那似白玉做的微型包子,不由夹起一只送入口中,她立刻胃口大开,连声称赞:“其味道真是天下无双那!”接着,她把一盘南翔小笼包都吃完了。
慈禧太后一时兴起,叫宫女拿来笔墨。洋洋洒洒“天下第一包”几个字跃然纸上,公公马上说:“南翔小笼包能得此御题墨宝,真是它的造化!”
事后他把慈禧太后的题词悄悄收好,准备等有机会到上海时,以它向经营南翔小笼包的老板换银子。不料,没隔多久慈禧太后便一命呜呼,他只好出宫隐居,那张条幅也在慌乱中失踪了。
老上海味道之南翔小笼。古猗园餐厅的小笼是上海小笼的鼻祖,国营店的用料绝对新鲜,几十年如一日,承载着老上海的回忆。
馅心中的肉皮冻是南翔小笼鲜美好吃的关键所在,这里的南翔小笼传承了传统工艺,肉皮冻由鸡汤精心熬制而成,厚实醇厚,汁水丰富;让人入口就觉得味蕾充满了享受,是真实可寻的肉香味。
小笼个头不大,大约半两重,小巧玲珑,晶莹透黄,皮子较薄有些筋道,肉质很紧实的口感,味道也很清淡鲜香,不油腻,南翔小笼的精华就在于其鲜而不腻的口感这正好可以区别于苏州汤包的甜。
小笼包的正确吃法:
提:用筷子夹住小笼包中间部分猛地一提,包子即由扁变圆。
夹:将其稳稳地夹到小盘里。
咬:轻轻地咬一小口包子边缘。
饮:将其中的鲜美汤汁一饮而尽。
尝:再品尝包子的美味。
你吃过这家小笼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