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对联 武侯祠三大名联-凯发备用

 武侯祠对联 武侯祠三大名联-凯发备用

武侯祠对联 武侯祠三大名联

时间:2022-11-02 07:47
正文资讯

赵藩(1850-1927),字樾村,白族,云南剑川人。在四川成都武侯祠内众多对联中,有一副颇负盛名、影响深远的对联,就是赵藩撰写的。对联是这样写的: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此联借古喻今,富有哲理。联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在治理四川中“攻心”、“审势”的特点,赞叹其文治武功。同时,针对四川政局的时弊,提出了自己的政见,给后来“治蜀”者以深刻的启迪。

提起赵藩写的这副对联,还有一段故事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官宦世家出身的岑春煊出任四川总督。这时的四川,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北方的义和团运动失败后,部分成员分散潜入四川,很快与四川原有的会党结合起来,揭竿而起,展开新的斗争。义和团起义遍及四川数十州县。他们打教堂、杀教士,驱逐侵略者,痛惩清军,攻打场镇县城,包围省城成都,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岑春煊一到成都便耀武扬威,滥用严刑峻法,派重兵围剿和屠杀起义军,将轰轰烈烈的四川义和团运动残酷地镇压下去。

对此,在四川署理盐茶道的赵藩,极为不满。尽管赵藩曾经做过岑春煊的父亲岑毓英在云贵总督任内的师爷,并且是岑春煊的启蒙老师,但是由于职位低下,又囿于封建礼教,对岑春煊的暴行,不便直言规劝和进谏。赵藩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总结了历史上治蜀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进行高度概括,写成了上面这副对联。联成之后,赵藩令人铭刻成匾,披红挂彩,敲锣打鼓,抬着联匾特意绕道总督府,然后送往郊外的武侯祠内悬挂起来。赵藩如此渲染,意在能够让岑春煊看到此联,有所醒悟。遗憾的是,岑春煊并没有注意到这副对联,照旧杀伐无度。赵藩见此,又想出一个办法。第二年春天,赵藩出帖子请岑春煊到武侯祠赴宴。借岑春煊观看此联之机,赵藩当面点破撰写这副对联的本意。结果惹恼了岑春煊,将赵藩降职调任永宁道去了。

不久,岑春煊转督两广,他仍用治蜀之法治理两广,遭到两广人民的强烈反对。加之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派系斗争,岑春煊受到袁世凯和端方的合谋陷害,他们伪造岑春煊与康有为合影的照片,诬他暗通新党,慈嬉大怒,将岑春煊削职为民。经此打击,岑春煊方对老师对联中的深刻含义有所领悟。宣统三年(1911年),岑春煊被重新起用到四川平息保路风潮。此时的岑春煊审时度势,面对势如烈火的革命起义和重重内部矛盾,“决计奉身而退”,在去四川途中除髯易服,去了上海,从而避免了像他的前任端方那样,落得个被起义军杀头的可悲下场。

1958年毛泽东在到成都武侯祠参观时,在这副对联面前凝视良久,看得最为仔细。直到晚年,他还提议四川领导同志好好读一读这副对联。

  • 联系凯发备用
  • 公众号:徐拾记凯发备用官网
  • 微信:xincanshu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