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高级中学 钱库高级中学贴吧
文/应仲放 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
当前语文教育确实存在不少弊端,许多语文教师也意识到语文费时低效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我们许多教师一直苦苦探寻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育仅仅靠教师课堂的讲授、研讨,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应该大力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阅读经典名著,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笔者从事高中语文教育的十多年来,一直在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总结出了比较实用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开设模式。
一、阅读课地点选择阅读课,不是指语文教学中的课文的阅读教学,而是指语文教师带着学生去图书馆、阅览室或者是在教室里,看杂志报纸等的课。
有些教学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教师在上阅读课时把学生带到图书馆、阅览室去上,但是有些教学设施比较落后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管理比较落后的学校,有些学校虽然有阅览室,但根本不能用,里面报刊杂志少得可怜,不能开设阅读课。
有些学校虽然有阅览室,书也不少,但作息时间和教师平时上课时间不一致,在教师上课时阅览室管理人员下班,在教师下班时他们上班,想开设阅读课也开设不了。也有些是学校领导不重视,使开设阅读课面临不少困难。许多教师也想开设阅读课,知道课外读对学生很有用,但找不到合适的地点也就作罢。
笔者以前也带学生去阅览室上阅读课,但发现不少问题:
一是有些学生找不到自己喜欢看的书,因为好看的书是比较少的。
二是阅览室订阅的报刊杂志质量比较差。
三是阅览室的开放时间有时和我上课时间不一致。
后来笔者发现一个最合适的阅读地点,那就是我们上课的教室,时间完全由自己掌控,学生也不会因从教室到阅览室进进出出,影响别的班级上课。
二、阅读课材料取舍
我们以前上阅读课时一般带学生去阅览室看书,学生看的是阅览室购买的书籍,但这些书籍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书籍是盲目征订的,并不适合学生看,导致部分学生在上阅读课时无书可看。
后来笔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带一本自己平时最喜欢的书到教室上阅读课。让学生自带阅读书籍明显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学生自己带过来的书读完了,可以交流阅读,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领域,学生比在阅览室看书更认真,效果也更好,学生普遍比较喜欢上这种类型的阅读课。
当然,教师也要对学生所带的阅读材料提出要求,让他们看有思想内涵,能给人哲理上启迪的书,建议学生不要看动漫、故事会这一类的书。如发现学生带不合要求的书,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笔者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读文学名著,高一语文的第一节语文课,笔者就把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书单发给学生,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高一上学期建议学生读《三国演义》《边城》
高一下学期建议学生读《红楼梦》《雷雨》
高二上学期建议学生读《老子》《论语》
高二下学期建议学生读《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
这些名著内容与必修教材内容都有一定关联。教师给学生建议的阅读书单不能太多,一般一个学期不要超过两本。
现在学生的作业挺多的,要求学生一个学期读四五本名著不太现实。除了向学生推荐经典名著之外,笔者也向学生推荐一些含金量较高的报刊杂志。
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格言》、《作文与考试》、《中国青年报》、《杂文选刊》等。
高三学生由于面临高考,一般没有时间读名著了。
三、阅读课时间安排
笔者以前在安排阅读课时比较随意,后来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在一节阅读课所看的书的内容非常有限,有时刚刚进入阅读状态了,找到阅读的感觉了,却下课了,学生获的知识非常有限。而且阅读课时间也不固定,学生有时感到无所适从。
笔者经过一段时间摸索,觉得把阅读课时间安排在一周语文课的最后一节课最合适。因为把阅读课安排在最后一节课,学生如果对所看的内容感到意犹未尽,还有一个周末等着他们,他们可以利用周末接着看名著。
如果把阅读课安排在其它时间,就没有阅读课紧连周末的有利因素了。如果引导学生利用周末来阅读经典名著,则大有裨益!
同时把阅读课时间固定在每周的最后一节语文课,有利于学生安排自己的读书计划,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阅读课的期待,有利于提高学生上阅读课的兴趣。
笔者进行学生阅读课调查反馈显示,95%以上的学生喜欢这种类型的阅读课。
四、阅读课阅读指导
1.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名著,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是我们上阅读课的主要任务。
笔者在高一开学第一节课时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是人的本能需要,好像一个人每天都要吃饭一样。
现在学生读高中时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将面临就业压力;就业后又可能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
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有些人有可能在以后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因失败而精神崩溃,而阅读经典名著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帮助他们战胜人生旅途中的许多艰难险阻。
教师要引导学生“我要读名著”,而不是“教师要我读名著”。
2.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名著时,要让学生明白,读经典名著切忌走马观花,像看《故事会》一样。
阅读名著时应该要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读名著,要读出自己的感悟。
其次教师可适当设计一些阅读作业,帮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确定名著的讨论问题。
例如:《老人与海》中,可设计以下三个问题供学生思考:
(1)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如何理解?“老人”具有什么样的典型形象?
(2)“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这如何理解?“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又如何理解?
(3)小孩最后又表示要和老人一起出海,这是为什么?
五、阅读课成效考核
学生读完一本名著后,教师要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一定要学生写出自己对名著的独特感悟,千万不能到网络上下载一篇文章敷衍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写读后感其实对名著的再次“阅读”,这是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名著的深入阅读。
如果抄一篇文章那么以前所做的事情差不多前功尽弃了。
在每一个学生写出读后感后,笔者举办学生名著阅读汇报课。
学生以4-5个人为一阅读小组,每一阅读小组先在组内进行评议,推选出写的最好的一篇读后感,组内可对这篇读后感再次讨论修改后,再由作者本人代表这个组朗读自己的名著读后感。
一个班大概分12个小组左右,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评出优胜者,教师以文学名著加以奖励,以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两年下来,教师可把优秀学生读后感汇编成册,发给学生作为纪念品,这将是教师送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
感谢应老师分享!欢迎关注高中语文新课堂!